第176章 制衡之术_无良帝师,我的徒弟是暴君
笔趣阁 > 无良帝师,我的徒弟是暴君 > 第176章 制衡之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6章 制衡之术

  杨广又向杨坚禀报了朱妙晨之事,并提到魔尊已经亲身前往突厥查探。

  “弥勒教不过宵小鼠辈,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弥勒教纵使有些鬼蜮手段,也不过聚拢些许心思不正之徒,试想这些人如何能赢得民心?不过其教中有如此高手,若行刺杀之事却是防不胜防。”杨坚犀利点评一番,“如今魔尊亲自出手,朕也放心许多。”

  “阿爹还是要加强宫中守卫,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杨广进谏道。

  “二郎心意,朕已知晓,朕定不会懈怠守备,二郎大可放心。”杨坚心中为杨广的孝心感到欣慰不已。

  待黛琦抄好药方献上去之后,二人便告辞出宫了。

  而杨坚得了药方,当即传来太医署令,命他将药方传习下去。并拟旨将“麻沸散只可医用,不可售于非医者”这一条写进了开皇律之中。

  此外,因先前猫鬼之祸的缘故,杨坚心生警惕,为防以后有人如法炮制,便又拟旨下令杜绝巫蛊之事,凡豢养猫鬼、蛊毒、厌魅、野道的人家都发配边远之地。

  京中又一番大动干戈,导致人心惶惶了一阵子,不过风声鹤唳过后很快又恢复了太平。

  那批刺客像是凭空消失一般不知去处,杨坚只能暂缓搜捕之事,不过京城明里暗里的守卫却森严了许多。

  却说黛琦和杨广询问过九重城之后,先前有些想不通之处倒也豁然开朗。

  “若朱妙晨与仙师失踪有关,那么许多疑点便可解释了。比如她明明有如此高的武功却为何一直声名不显,只在暗中谋划一些见不得人的阴谋,甚至更是鲜少在南朝生事。”黛琦推断道,“因为她忌惮仙师,忌惮无真道人。”

  “这么说仙师很可能真的没有羽化。”杨广也有些惊喜。

  黛琦赞同的点点头:“若是有幸能见上仙师一面便好了,也不知道自失踪以后,仙师去了何处。”

  杨广心思一转,忽然有了个主意:“不如将此事透露给无真天尊,一来天尊作为仙师关门弟子,得知此事必然上心,定会设法找到仙师下落,二来门中出了叛徒,天尊也定会代师清理门户,如此也好钳制朱妙晨一番。”

  朱妙晨的武功太高了,若是她真的冒天下之大不韪刺杀杨坚,宫中守卫未必能阻止她,即便能也必然会付出极大代价。所以将消息透露给无真道人,给朱妙晨增加一道强力桎梏不失为一条妙计。

  黛琦闻言眼前一亮,大赞道:“二郎果真机智过人,此计甚妙。”

  “小小年纪就把制衡之术玩的这么驾轻就熟,不愧是日后的大业皇帝。”系统也啧啧称奇道。

  这不是杨广第一次玩制衡之术了,两年前宇文贤叛乱、南陈趁机攻打襄阳时,他就利用五王的势力牵制了南陈一回,且收效甚好。

  “也不看是谁教出来的。”黛琦自个往自个脸上贴金道。

  系统送了她一个冷笑。

  黛琦视而不见,丝毫不往心里去,转头就去招来亲信教众命他们速速赶去茅山将朱妙晨的消息告知无真道人。

  无真道人收到消息,果然惊动,并火速赶来了长安。

  黛琦见到无真道人的时候还吓了一跳,没想到这老道这么雷厉风行,该说不愧是道系出身么?

  “无量天尊,两位小友许久不见了。”无真道人温和笑道。

  “无真前辈。”两人恭敬行礼,“前辈快请上座。”

  无真道人微微颔首,并不推辞,直接走到主位坐下。

  杨广和黛琦也分次而坐。

  “两位小友告知贫道之消息事关重大,故而贫道未曾知会便贸然登门,还请见谅。”无真道人先告了声罪,然后才问道,“贫道可否见一见嘉陵居士?”

  “前辈有需,晚辈自当从命。”杨广顺口应下,让人传来嘉陵居士。

  嘉陵居士踏入堂中,甫一看到无真道人时心中一凛,久违的心悸之感再次涌上心头。

  像,太像了。无真道人身上的那股似有若无却又令人心惊威压与他之前在突厥遇到的那个美妇实在太像了。

  “属下参见殿下。”嘉陵居士收敛惊骇之色,上前行礼。

  “免礼,这位是茅山派掌门无真天尊。”杨广抬手介绍道。

  嘉陵居士神色一动,陈宣帝钦封的太虚洞玄天尊他自是听说过的,难怪此人身上威压如此之重,原来却是那位驾临了。

  “晚辈见过前辈。”

  无真道人手持拂尘,随意一甩:“居士不必多礼,贫道只是想问一些关于朱妙晨,也就是你所说的那位美妇的消息,你可否与贫道详细说说?”

  “是,晚辈知无不言。”嘉陵居士当即将他所知都告诉了无真道人。

  其实他知道的也不多,只是见过朱妙晨几面,传授她易容之术而已,多的也没有了。

  无真道人从他这获取的消息很少,只知朱妙晨曾在突厥活动过。不过据最近弥勒教的诸多行迹来看,她很可能已经潜入北朝。当然,也可能只是其下属门人在北朝作乱,而她遥控指挥。

  想要查找她的行迹,还是得去突厥查探。

  无真道人当机立断,决定亲自走一趟突厥。

  “前辈日夜兼程,不如在府上歇息一晚?”杨广提议道。

  无真道人拒绝了:“贫道无碍,这便告辞了,此次到长安未能面见隋帝,还请两位小友代为问候。”

  “前辈客气了,前辈慢走。”

  无真道人微微躬身,随即飘然而去,眨眼的工夫便消失了踪影。

  嘉陵居士双目一缩,心中骇然不已,暗想此人武功当真深不可测。

  黛琦与杨广对视一眼,笑道:“朱妙晨与仙师失踪真相有关,无真天尊就算是上天入地也会将她找出。有无真天尊牵制,她怕是自顾不暇,咱们也能清静一些了。”

  自栗园刺杀案和猫鬼之祸后,长安又恢复了平静,那些藏在阴暗处的爪牙似乎都暂时沉寂了下去。而时光飞逝,转眼又到了年底。

  今年是大隋第一个丰收之年,不仅国库充盈,普通老百姓也都攒了一些家底,过年底气也足了,年味自然也就更浓了。

  曾经四分五裂战火连年的华夏大地正在逐渐恢复生机。

  “过了年二郎就十三岁了啊。”黛琦按照惯例又给杨广封了一袋压岁钱。

  杨广收的十分自然,心中更有一股莫名的满足感。

  王府内外响起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虽然喧嚣吵闹,但却充满了新年的喜悦气息。

  “多热闹啊。”杨广静静听了一会,感慨道,“这样挺好。”

  “天下太平,家家户户如此欢乐幸福自然是好的。”黛琦附和道。

  “会有这一天的,如今不就比过去好很多了么?”杨广信心满满,“往后总归会越来越好的。”

  新年,总是有新的期盼。

  过了年后,有大臣上书称晋王年满十三,应当就番。

  这出自谁的手笔,杨广不用猜都知道。

  其实就算没有这一出,杨广年纪到了自然是要前往封地的。可杨勇却比他还急,这才刚过完年就想把他赶封地去了。

  杨勇的算盘打得极好,如今杨广暂时不能纳妃,至少六年之内不会有子嗣,又远离了京城,一年与帝后也见不到几面,如此时日一久亲情自然也就淡了。杨广又能拿什么与他相争呢?

  杨坚看过那道奏疏,随即便将之扣下了,没有立即批复。他觉得杨广年纪尚小,大可不必如此急着就番。独孤伽罗肯定也舍不得这么早让杨广去封地。

  不过新年伊始,杨坚有两件大事要做。

  第一件是正式使用隋五铢,统一全国货币。

  第二件则是修建新都。

  如今的旧都长安还是汉长安城,已有将近八百年的历史了,又历经战乱城墙破败,且城内街道狭窄拥挤,宫室形制也显狭小。加上几百年来污水沉积,难以排除,使得城中饮水也成了问题。

  以及旧都临近渭水,近来渭水因水位变化之故时常南北移动,杨坚担忧有洪水淹城的危险。故而修建新都迫在眉睫。

  于是杨坚召集一众大臣在宣室阁商议此事。

  “……故朕欲另建新都,众卿以为如何?”杨坚征询众人意见。

  “旧都的确多有残破,不仅不便百姓生活,更有损大隋颜面,臣赞同修建新都。”高熲第一个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杨坚见众人不反对,心中甚为满意,随即点名道:“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宇文恺连忙出列:“臣在。”

  “朕命你为修建新都之正监,全权负责此事。”杨坚任命道。

  “臣遵旨。”

  “修建新都乃重中之重,朕再派一名副监辅佐于你,你可有看中之人?”杨坚体贴的询问道。

  宇文恺思忖少许,拱手进言道:“臣斗胆请圣人借贺娄将军一用。”

  “好!”杨坚爽快答应了,大手一挥,将贺娄子干也派过去辅佐宇文恺主持修建新都。

  宇文恺精通工事,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建筑学家,领了杨坚的命令之后便立即行动起来,实地勘察地形,选址建都。

  最后,他将地点定在了旧都东南的龙首原上。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